开发巢湖姥山岛,高兴又担心
开发姥山岛,高兴又担心姥山岛位于烟波浩渺的巢湖湖心,不足一平方公里,犹如一青螺漂浮水中。一直以来,是巢湖风光标志性的形象。
最近听说合肥市政府与一开发商达成协议,将要大手笔开发这块处女宝岛。听此消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巢湖万倾碧波之上的这一风景地,终于受到高度重视。担心的是开发商是否懂得它的价值,真正做到自然化的“开发”。
这个自然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尽可能地保存、保护风景区的现有自然面貌,并采取现代科技技术,尽力恢复已被破坏了的植被生态;二是人工建设要自然化,“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为了让游人尽可能地接触自然,必要的服务实施如道路、食宿、餐饮、水电、通讯、管理、防护等应限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并以自然为主体,因山就势,因境制宜,小型、分散、隐蔽的山庄化形式,使其与自然协调融合。
风景区的自然化,正是脱离自然的城市化社会对回归自然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是大自然的成员,出于天性,喜欢回到尚未被人为改造过的自然“老家”去看看。当前旅游经济效益看好,要防止对姥山岛建设出现唯利是开、唯钱是建的破坏性开发倾向。把自然风光优美的景区建成“热闹非凡的城镇”,把风景区游览线变成“商业长街”。使无价的高品味的风景区,变成人工化的低层次的甚至是庸俗的“游乐场”和“经济开发区”。这样的教训不是没有过,哈尔滨市的太阳岛就是一例。这个原先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灵山秀水,淳朴的自然风光被开发成了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人造公园,加上“吃住游购娱”实施遍布每一个角落,使太阳岛变成一个熙熙攘攘的岛上城市,令慕名而去的游人大失所望。
说实话,我庆幸姥山岛过去因穷没有开发。要是让那些不懂装懂,眼里只有“城市化”、“人工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家伙去开发,肯定又是太阳岛的翻版。如今改造起来,都十分困难。我们应该接受教训,加倍珍惜姥山岛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让人与自然永远和谐统一。
这两天看到官方和媒体在为姥山岛各处景点征名,一些似改的备用名让我很不舒服。比如岛上西南方有一山洼,当地村民一直称之为“扶子洼”,现在准备改为“幽谷溅珠”或“魏武挥鞭”。原来的“鞋山”,似改叫“举善失履”或“仙履浮尘”。过去这些地名不是很朴实很形象很生动吗?难道不比这些穷臭酸的文字强?还是要葆其天真,还其朴素,不要钻到故纸堆里,以“文”为美吧。 顶一个 有道理。。。 楼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下去有点资源浪费了。直接点就是为了带动经济效益,增加知名度,吸引游客。放眼未来,建设是必须的!!! 太俗,会被抛弃! 不管怎样,发展是硬道理。。。把中庙打造成人间向往的天堂。。。 天地之间有正气。你别再这里放狗屁。。 说真的,现在多数旅游景点基本是炒作出来的;我们有天然的东西,稍加炒作可以,但本分的不能大改,比如说搞水上实景演出,这个可以有,我们有巢湖啊,你要说在姥山岛上大兴土木,这个我认为就不必要了。
希望巢湖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每个人的初衷都是好的,大家都希望咱巢湖的将来,能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改也好,不改也罢,我态度中立,只要最终结果能提升全巢湖在我们祖国怀抱的知名度 那也算功不可没了,非常期待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