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市的番全 发表于 2007-7-27 10:45:52

【推荐】凌家滩遗址全貌酷似卧佛

http://ah.people.com.cn/media/200705/23/NewsMedia_45779.jpg
是偶然巧合还是特意择风水宝地而居?


   悬疑凌家滩

   凌家滩遗址不仅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曙光”,更是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昨天,省考古所有关专家提供给本报一份凌家滩遗址全貌的遥感图片,图片显示的景象令人惊诧:整个遗址的全貌不仅酷似一座卧佛,而且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北玄武南朱雀”的风水学说。但是,对于还处于图腾信仰阶段的远古先人,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古人们特意择风水宝地而居,让人不得其解。

   凌家滩遗址地理位置的所在,正好是黄河至长江即泰山以南至长江边的最高山峰海拔441米的太湖山南坡脚下,沿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岗向南一直延伸到5公里远的裕溪河北岸,其中遗址区域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0.8公里,遗址北部所处最高海拔约26米,向南渐低至海拔6.7米。从遥感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整个遗址区域周边都相对平坦,只有遗址所在的这道长土岗高凸出地表,整体外形非常酷似一座巨大的卧佛。根据遥感照片显示,此次发掘的墓地核心区恰好位于“卧佛”的腰部关键部位。

   据考古专家张敬国教授分析,整个凌家滩遗址可以分为居住区、神庙墓葬区、祭坛区等几个区域,按照相对地理位置的关系,可以发现,这三者之间海拔高程等差依次为居住区6.7米、神庙墓葬区13~15米、祭坛区20米。凌家滩先民在建筑环境选择上意味非常深远,他们把聚落最高位置留给死去的人,让灵魂升天。站在祭坛的位置向东南望去,每天早上可以看见太阳升起,可以俯视整个聚落的生活区;反之从生活区仰望墓地、祭坛也正好和天地连成一线。

   从人类文明进化的旅程来看,古人从穴居进化为部落的聚居,也是逐渐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良的地理位置迁徙。虽然凌家滩遗址所处的天然生态环境优良,但是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同样或者类似的生存场所也很多,为何凌家滩先人会独具慧眼地选择在一个类似卧佛的地方繁衍生息?如果说这仅仅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按照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凌家滩遗址所在的“卧佛”地望“头朝北枕太湖山、脚向南抵裕溪河”,完全符合“北玄武南朱雀”的大位,而在中国古代,殷商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占卜活动,但是直到先秦时期才孕育出真正意义上的风水学说理论。早在5000多年前的凌家滩就出现如此现象该如何阐释,我们不得而解。

   考古凌家滩

   为避高温发掘时间作调整

   昨天凌家滩遗址发掘已进入第五天,虽然经考古人员和民工8个小时的努力工作,除了在一晚期墓葬内发现一根人体骨骼外,当天的发掘并没有太大的进展。而且因为天气炎热,考古人员为避开高温,已将作息时间作了调整。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在昨天的考古现场,两排硕大的标语异常醒目。当天,记者赶到现场时,工人们才刚刚上工。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连续几天的高温,一些考古人员已出现不适症状,为防止意外发生,昨天他们已经将作息时间作了调整,即将早上8:00~11:30、下午14:00~18:30改为早上8点 ~中午11点,下午15:00~19:00,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段。

   另外,在昨天的考古现场,除了位于工地西南角的一个晚清墓葬,在继前天发现棺木和瓷碗之后,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节人体骨骼,其他探方没有太大进展。(黄婧 孙超 王素英)

温柔一刀 发表于 2007-7-27 14:50:49

【推荐】凌家滩遗址全貌酷似卧佛

牵强附会了,佛教什么时候才有的,什么时候才到中国的

裸露的夏天 发表于 2007-8-2 17:54: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凌家滩遗址全貌酷似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