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daibin456 发表于 2010-10-7 19:39:12

我家宝宝就点黄疸加有点拉肚子,跟我说有可能是肺炎。这是我打印一些项目清单,新生儿床位费42,急诊监护费40,拉氧头孢45一支,数字化摄影60,胶片20。肾功能19,血常规24,电解质测定69。免疫全套130。不钱的问题,花了钱原本没多大的毛病,在医院越严重啦

孔明灯 发表于 2010-10-8 00:38:57

医生和老师就喜欢钱!

判官 发表于 2010-10-8 11:15:00

楼主消消气,俗话怎么说来着,人被狗咬一口只能自认晦气,难不成还去跟狗计较,趴地下去咬狗一口吗?呵呵。小孩子都会长大的,长大了抵抗力强了就不会整天跑医院了。

玉米甜心 发表于 2010-10-8 12:03:51

喜欢12楼的说法,爱子心切很正常,也能理解,孩子小什么都会有第一次,我们也要不断的学习,现在还有一种说法,钱花了也没什么大碍,关键不会是医院让小宝宝当实验品,做研究吧 !哎,那就真的很可悲了,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的!

xrf00000 发表于 2010-10-8 15:55:29

引用第9楼玉米甜心于2010-10-07 17:23发表的 :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出生在医院,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已经变了,我们都清楚有些事情无发改变,我们都清楚在家做饭都需要成本,但是,别忘了,医院不是饭店,医院不是用成本来衡量的,何谓成本,我想我们都清楚,生产环节发生的费用叫成本,医院也敢在这里说成本,一盒药可能生产出来并不需要多少钱,然而经过流通环节,在医院里可能会卖的很贵,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我们讨论的不是成本的问题,而是医生职业道德的问题,在道德沦丧的今天,请不要谈什么成本,如果你要说成本,你告诉我生你的时候才花了多少钱,而现在一个孩子出生要花多少钱 ?
为什么明明不需要住院,医生却要求善良的我们住院
难道你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你用的吗?那么请你去做一份兼职吧,这样拿的钱可能你会心安一点
要么你总有一天会做噩梦的!
什么医院住院一天需要1500?一个刚出生的小孩需要用什么药需要1500 ?
....... http://www.238000.net/images/back.gif

1 "医院不是用成本来衡量的",请问医院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医院的成本谁来负责?政府不管,老百姓自己不想掏钱,难道要医生自己掏钱给病人看病?
2“一盒药可能生产出来并不需要多少钱,然而经过流通环节,在医院里可能会卖的很贵,这是为什么呢 ”:一盒药的成本是一定的,到医院后也许售价是出厂价的几倍,但是这其中的差价给谁捞去了?国家规定医院只能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价不超过15%,那么大部分的利润都给医药公司,物流公司,负责招标的政府部门,等等所谓中间环节吃掉了,医院的实际利润其实远比想象中的少的多。另外,其实现在医院的药品价格比外面药房的已经相差无几了。
3 谈到医生职业道德,不知道你哪只眼看到医生职业道德的低下还是你亲身受到医生的迫害?比如说巢湖街上出了个强奸犯,你不能说巢湖人都是强奸犯。道德低下的医生是有,但是毕竟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低道德的人只占少数,大多数医生都是敬业认真和负责的。巢湖就这点大,如果你真的有和医生有过深入的打交道的经历,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4 什么叫明明不要住院?这是医生和患者对病情判断的差异。患者如果觉得自己“明明”没事,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住不住院,又何必要听医生的?问题是,医生不是神,医生一开始也不能断定该患者的病情会不会继续进一步恶化,我们经常看到病人因为医生没建议他住院,回家后病情加重,来医院闹事的情况。假如你是医生,在不能肯定的情况下,你会不会建议患者住院?
5 说到医生的工资,其实很可笑,工作10几年的医生工资也就每月2000不到,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高工资。当然大家都明白,医生是有一点灰色收入的。但与医生的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相比,医生的收入其实很低。如果你真的了解医院的话,你会明白医生工作的辛苦。站在这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道貌岸然的批判医生,这是谁都会做的事。问题是你真的了解医生吗?你真的与医生有过深入的交往吗?当我们的家人朋友真的遇到疾病的纠缠时,我们还是会首先想到医生,不是吗?

玉米甜心 发表于 2010-10-8 16:52:36

看了帖子,发表议论的人,大家心里想表达的意思,不用说,一看就很清楚了,
不要一棍子打死一批人,这个道理不用说,大家伙也心里都很清楚,你有表达想法的权利,其他人也有
在重申一遍,这里聊的是医德的问题
1.不否认医院和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但不能将这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转嫁到患者身上!
2.可能我们说的都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如果说医院没有人去管,没有政府部门的监督,那么我我想问一下,那么医院的医生的工资是谁发的?为什么不住院就让患者签署:如有问题,与医院无关。
OK,没问题,是靠患者的救诊医药费,难道是这样吗?
那么真是这样,医院千方百计的搞钱,这一情况就容易理解了
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国家要设立卫生部,每个省会有卫生厅,这些是干嘛用的?
3.说到制药成本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虽然经过流通环节,药价高了,但是我们的医生就一定需要用同种或者同类型的药中最贵的那种吗?除了那些贵的药外,就没有疗效一样的,价格能够低一点的吗?(特殊的药物或者特殊的病需要的用药除外)
4.我们不是医生,但是所谓久病成良医,或者总会有一两个朋友或者亲戚懂点的吧 ?那么说的“明明不需要住院”的意思是,那些显然可能不需要住院解决的,门诊就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住呢 ?正是我们对医生的信任,对医院的信任,在换句话说,如果人人都是医生,国家对医疗这块放的更开,和美国或者西方国家一样,那么三康,四康还会有人去吗?
5.至于说到强奸犯,流氓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并没有说所有的医生都是没有医德的,但是也并不像你们说的那样,是小部分,至于究竟是大部分还是小部分,每个人心中一杆称
6.如果我们病了,我们依然会去看医生,因为医院是做什么的?医生是做什么的?我们如果都能够搞定自己,那么请问你们还能做什么?
7.关于医生开药拿回扣的报道也不是没有吧 !
8.看的出来上面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不像我们农村人说话没分寸,竟然道貌岸然这个成语你也会用,好不容易查了一下字典,才知道这是一个贬义词,那么竟然我们属于道貌岸然,那么你呢?属于什么类型的呢?更别说什么批判,请不要侮辱了这个词语!谢谢



关于这一个话题,我今天是最后一次发表回帖,楼主的意思已然很清楚,早上住院的,下午就出院了,我想楼主的家人一定清楚的了解我们表达的意思了,那么“明明不需要住院”这一说发很显然就成立了,
祝愿小宝宝健康快乐,就像12楼说的,慢慢就会好的
最后想说一句还是:擦亮你我的眼睛,遇到不合理侵害,一定是有理力争!
这个社会就和90前不一样,之前可能谈的时候我们说这毕竟是一小部分,而现在一定是“现在就这样,没有一个好鸟”
分享一个我的故事:我的宝宝在家够东西,不小心被杯子里的水给烫伤了,烫了胳膊,其实我们心里清楚,可能并不要紧,但是烫了都很心疼孩子,看着他在那伤心的哭我们就选择去了四康,在我的脑海里四康应该是我看病的首选,到了医院的烧伤科,医生开了药,并说要住院,我们考虑的是(但是是夏天)医院空气或者整体环境并不是很好,同时孩子小也需要有人照顾,就没有住院,医生就写了“如果发生意外,与医院无关”并让我们签字,后来开的药里竟然有一种叫:小牛血清蛋白”,当时我们也不清楚这药有什么用,但是医生开的,我们自然不会多想,再说你去问他们也很不耐烦的或者不和你解释,后来经朋友介绍去了尼龙厂一个看烧伤泥垢山烫伤比较不错的医生那,一问才知道:小牛血清蛋白用于重度烧伤或者烫伤的人群,几乎等于这个人已经被烧的面目全非了,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要开这样的药,开了这样的药你究竟拿了多少厂家回扣?有没有和这效果一样但价格较低的药?为什么不根据实际情况用药 !
我们感谢那些救死扶伤的白医天使,但是一定憎恶那些隐藏在白色外衣下那一个个丑陋的灵魂
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爱你无罪 发表于 2010-10-8 17:22:00

xrf00000 发表于 2010-10-8 17:46:51

9月1日,成都市儿童医院有关部门接到了一份人员调动通知,该院血液科的护士长张德丽将离开原工作岗位到另一单位,不再从事直接与病患打交道的临床医务工作。

这份看似平常的调动通知,却在市儿童医院血液科这个小天地里引发“地震”——大人孩子都变得情绪低落,甚至纷纷落泪,还有的孩子拒绝治疗,拒绝吃饭。为了挽留她,病房里的白血病儿童及家长纷纷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了16封公开信交到记者手中,主要内容都是“张阿姨,白血病孩子离不开你,请你留下来!”……

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护士,让身患白血病、随时与死神打交道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如此依恋与不舍?


与张德丽面对面:“耻辱感”逼我离开这个岗位


  “但实际上,真的不夸张,假如有条件,还会有更多医务人员选择‘逃离’。”

  记者:首先我想说的是,很多读者都对你长期以来用心来爱这些患重病的孩子,表示敬意。

  张德丽:谢谢。我和身边的医务人员都很感谢新闻媒体关注我们这个行业正在面临的困难。这样的报道在最近几年很少见了。真的,一般都是讲述医疗系统如何黑暗、医务人员如何坏等等内容,即使对一些医疗纠纷的报道,也往往内容一边倒,我们只能选择沉默。有时候我们都觉得很无力,极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所以我也很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并讲述你真实的心声。

  张德丽:我愿意接受你的采访,算是借这个机会,为医务人员说几句心里话吧。我知道,有很多人会觉得,我现在这个工作,位于市中心,各方面应该都不错。但实际上,真的不夸张,假如有条件,还会有更多医务人员选择“逃离”。这个岗位压力太大了,也太辛苦了。病人在增加,医务人员并不会增加,我们也是人,很多医生护士累得需要输液,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由于病人太多,整个病区每一根板凳都端给病人及家属,我们所有医务人员都是从上班站到下班,没有任何人抱怨一句。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什么呢?哎,想起来就难受!

  “当年选择的是“白衣天使”,并为之骄傲和付出,可现在周遭一切都在暗示我们,这个职业是可耻的,我们每个医务人员都被逼迫着对这个职业感到耻辱!”

  记者:为什么要离开这个医院,这个岗位呢?

  张德丽:其实也没有什么很直接的原因,日积月累吧。我从护士学校毕业就来到儿童医院,每天和娃娃打交道,快20年了。这些娃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我现在下决心离开,只是想暂时离开这个让我感到太多压力甚至耻辱的职业。

  记者:在一般人心目中,医生护士这个职业应该是很受人尊敬的、很崇高的,为什么会有“耻辱感”呢?

  张德丽:现在工作压力太大了,听说甚至有病人带着摄像机、录音笔来医院看病,这叫医生哪敢给他们看病呀?!有人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说自己是医生,恐怕要遭打。你想,当年选择的是“白衣天使”,并为之骄傲和付出,可现在周遭一切都在暗示我们,这个职业是可耻的,我们每个医务人员都被逼迫着对这个职业感到耻辱!

  “如果我们这里真的能成为一家纯粹的慈善病房,医务人员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不再与病房收益直接挂钩,我愿意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到动不了的那一天!”

  记者:那么,能不能为了这些已经很不幸的孩子留下来呢?

  张德丽(流泪):你相信吗?如果我们这里真的能成为一家纯粹的慈善病房,医务人员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不再与病房收益直接挂钩,我愿意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到动不了的那一天!但是,现在所有的医院,考核医务人员尤其护士长能力的指标,都离不开最关键的经济指标。每个月发工资、发奖金那些天,都是我最痛苦的日子。我们科室的护士那么累,但每个月总收入最高的不到2000元,最低的只有900元。每次我给这些靠捐款治病的孩子登记费用时,凡是能免的都免了,最后的结果常常是我们科室在倒贴。虽然手下的十多个护士都很理解,也从不抱怨,但我经常看到她们在叹气,觉得无可奈何。也许她们会想,我的家境比较好,吃穿不愁,但她们不一样,要养家糊口。在这种压力下,我还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去挣这些贫困白血病娃娃的钱啊。而且,干这个工作,有时忙起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天下来,脚都肿得发亮,回家后先生见了就心痛。我还患有心肌炎,经常心累气紧……

  “也许你不相信,现在很多医院的急诊科,都有一个约定,一楼可以通往外界的窗户永远打开,并且在窗旁放一个小板凳。什么用处?方便值班的医务人员逃命。”

  记者:你们还要面对些什么呢?

  张德丽:就说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吧。一个半岁的胖娃娃,很乖,上感发烧,38℃,上午才收入院。那天下午,我站在护士站里面,正在忙,突然这个小孩的爸爸冲过来:“问你!给我说清楚!我娃娃才来的时候,好好的,现在越医越恼火!你们到底在干些啥子!”我赶紧对他说:“家长,不要着急,我马上看下病历……”我话没说完,他就已经毛了:“啥子不着急!不是你的娃儿你当然不着急!”然后开始骂怪话。我赶紧低声下气地给他说:“家长,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们都是当父母的,都爱娃娃……”他马上说:“你的娃娃算什么?×××(几句脏话)我的娃娃才是珍宝!”边说他边对我挥拳头,要不是隔着护士站那个挡板,加上我也赶紧往后退,那天我肯定就被他打了!那天我真的很伤心,回家后还哭了很久,眼睛都哭肿了。我真的想不通,孩子生病家长着急,我理解,但是疾病的好转需要一个过程,上午才开始发烧,下午温度稍微增加,不说明什么,但这位家长骂那么怪的话。作为一个母亲,我的女儿,在我心中有多重要?要受这样的侮辱?好伤心哦!而且,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我们一家医院在发生,毫不夸张,这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了。

  记者:经常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张德丽:我有一个在急诊科上班的朋友,她前几天就因为给娃娃输液时,一次穿刺不成功,家长马上挥手就是两耳光,那个家长,又高又壮的小伙子,我的朋友,瘦弱得风都能吹倒……也许你不相信,现在很多医院的急诊科,都有一个约定,一楼可以通往外界的窗户永远打开,并且在窗旁放一个小板凳。什么用处?方便值班的医务人员逃命。现在不是有好多行业在提设立“委屈奖”?我们都觉得单用“委屈”这个词语来描述已经不够了。

  记者:还听说过其他同行遇到的类似事情吗?

  张德丽:太多了。经常说起这个话题,医生护士哭成一片。最近听同行们都在说,有个肿瘤科的女医生,因为医治的一个肿瘤病患者去世,家属不能理解,竟然跟踪她到闹市区,趁人最多的时候,撩起她的裙子当众羞辱她,还声称她是“杀人凶手”……还有一个是川南地区一家大医院称得上德高望重的老医生,与大家见面时第一句话竟然是“很庆幸能活着见到你们”,因为之前他所在医院遭遇“医闹”,他本人连头皮都差点被扯掉!至于之前的,什么医生被砍、被伤……太多了,让人心寒,或者叫不寒而栗。

  记者:其实,我以前也报道过一些医务人员受到伤害的事件,报道的当时,公众还是谴责暴力行为。但是感觉整体舆论对医务界的评价的确不太好,收红包、吃回扣等等,印象中好像只有“非典”期间,把医务人员说得比较好?

  张德丽:是啊,这也是让我们感到无言以对的话题。我现在都还记得,“非典”期间,我们也面临很大的压力,组建应急队,随时准备“牺牲在战场”。但是没有人说退缩,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至于说医务界是否存在问题,肯定是有的,任何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都有好有不好。何况,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我们临床医生护士无能为力的。必须得承认,这里面有很多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啊!

  “患者不信任医生,医院对医生能力的考核又多是以经济指标为主,除了改行还有别的办法吗……”

  记者:我听说你们血液科在医院经济指标考核时排名一般都靠后?

  张德丽:不是靠后,而是倒数第一名。这也说明我作为护士长,能力还是有很多欠缺吧?至少很对不起我所在科室的护士们。

  记者:但是,我知道,在很多次医院投票评选先进之类的时候,你往往又是高票排名第一。

  张德丽:按照现今医疗机构对护士长的考核标准来看,我其实是不称职的。比如刚才说过的经济指标,我所带领的科室永远都是倒数第一。再比如,病床周转率,我们科室怎么也周转不起来。你知道的,那些靠社会捐款得以救助的贫困家庭白血病娃娃,有的一住就是三个月、半年。你知道,我们医院普通房间的床位费每天才10元钱,尤其对那些家在外地农村的孩子来说,比住旅馆都便宜!我总不能为了提升这项指标,强行把他们赶走吧?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也让我很苦恼。这些家庭太贫困了,如果让他们一日三餐都到外面买,经济上根本就支撑不了。怎么办?按照规定,病房里是绝对不允许使用电饭煲一类有安全隐患的东西,但我只能违规了,睁一眼闭一眼……但是,心里压力有多大?谁知道?谁关心?

  记者:今天给我们打来热线电话的读者中,有一位名叫严嘉军的读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自己1岁时患了严重肺炎,眼看就活不了,正好当时市三医院一位姓江的医生(音)到他所在的崇州市三江镇义诊,发现患儿病情危急。这位女医生立即带着家长,抱起娃娃就赶往最近一家有抢救条件的县医院,并且一路上抢救、用药。到达医院后,这位江医生还垫付医药费,才保住了他的生命。等他七八岁刚懂事后,听爸爸妈妈说起此事,他立即下定决心,长大后像江阿姨那样当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后来他果然考上了医学院校,从1992年起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但是,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和张德丽一样,开始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困惑。患者不信任医生,医院对医生能力的考核又多是以经济指标为主,他常常都在想改行的事……

  张德丽:我其实和这位先生一样,非常非常热爱“白衣天使”这个职业。当初之所以一门心思要考护校,就是因为太喜欢这个职业了,希望这辈子能多多地治病救人。但现在的确困惑,包括他说的经济指标,太让我困惑了。

  “我要感谢我的先生,他一直对我如此爱娃娃的行为非常支持。”

  记者:我听郭萍女士讲,5年前她的孩子住院期间,基本上每周都能收到一两次你自掏腰包买的各种美食,你坚持多久了?

  张德丽:差不多一直都这样吧。怎么说呢?患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小乖乖,内心很孤独、很害怕,他们需要激励。一包小零食、一个小玩具,就能让娃娃们感受到爱。甚至可以把这些小礼物,理解成是对乖乖们勇敢地打针吃药等行为的奖励,宝宝们就不再把病房生活看得那么恐惧,甚至对明天有所期待。这其实更符合我所热爱的儿童护理工作的理念。

  记者:都是你自费?如果仔细算算账,这不是小数目哦?

  张德丽:这一点确实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我要感谢我的先生,他一直对我如此爱娃娃的行为非常支持,甚至他会动员他身边的朋友,一起来给贫困家庭患白血病的孩子捐款。

xrf00000 发表于 2010-10-8 17:52:10

http://health.163.com/special/00181AE0/nurse.html

ch_cls 发表于 2010-10-9 11:18:19

特别是儿科的王主任,一点医德也没有!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一些医生无德就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