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第一人民医院只追求效益,长此以往寒人心。
八月份天正热的时候,岳母肚子疼,我连忙照岳父所说送巢湖第一人民医院,整个上午就是排队、检查。几个科室转来转去,跑到十二点多,花去七百多,结论是胆结石,要开刀,先拿五千来。当时身上只有三千,医生说不行。而岳母已经疼得快神智不清了。开车带着他们回家,拿上钱,转道去含山了,我家在含山和巢湖中间,去哪都是一样的远。到了含山县医院,也没挂号,直接进了内科,内科医生上来一看,马上说这胆结石要开刀,我送你们去外一科吧。到了外一,有个叫罗宇的青年医生接诊,说叫我们不用急,一切交给他了,接下来所有的检查,比如验血、尿、拍片等,我们都没有插手,护士都包办了。并且病人就是在拍片时由护士用小车推着去了一下外面,别的全是在病房中采样,感觉比四康好太多了。一上午我都跑得累了,何况一个病人。
出院结帐五千七,也没比四康贵,可医生给病人和家属的形象却好上不少。
九月中,老婆鼻子不舒服好几天,刚好上巢湖有事,带上她去四康,挂号检查时,医生简单看了一下:鼻息肉,要开刀。带五千后面住院部去吧。
想想心里不踏实,下午再带老婆去了含山县医院,耳鼻喉科接诊的也是一个年青医生。我们说去四康检查过,是鼻息肉,要开刀。那个医生说,现在医院都是追求效益,其实鼻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案应该是用药保守治疗,如果药物不行才选择手术。而要手术的话,这样简单检查是不行的,要做个CT看看鼻窦里面还有没有息肉。然后就问我们要不要做个CT,问了一下做CT要二百多,就说做吧。医生又说还是先仔细看一下吧。经过医生仔细询问加检查,医生说可能不是息肉,估计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粘膜充血,看起来就象是息肉一样,但息肉的颜色不是这样的红色。建议我们先用药物治疗一下,如果不行,再来做手术也不迟,因为息肉不是什么急病。
听从医生建议,开的药是西替利嗪、玉屏风颗粒、一支地塞米松配的几毫升的药水,花了几十块钱。
回家用了两天,效果明显,一星期后去再检查已经痊愈。医生还嘱咐说,可能对某些东西过敏,要平时注意,发现对什么东西过敏后,就禁止再确碰。
这两件事是亲身体会,本人也并不是什么医院的托,只是说句公道话:小病不要去大医院,只要是正规的医院,哪怕规模小点,只要能治好你的病,那就是好医院。还有就是四康的医生太不负责,用我老婆的话就是:我这幸亏没有在四康开刀,不然医生下了刀,不是息肉,也成了息肉了,随便割你一块肉,就说是息肉,病人还敢说不是?
上传两张四康的单子,
医生写什么,我们是看不懂的,不过好象有鼻息肉几个字。
这个就是叫我们去住院的单子。当时要听她的话,去了五千就没了,或许还不够。人也得被割块肉,想想后怕。 四康有好医生,就是四康的体制不行,好医生的医德都被整坏了。
门诊一楼内科的那个戴眼镜的路医生人很好,很细心热情,就是太忙。让我们检查转来转去也不是他的本意。
一楼骨科的那个脸长得方方正正的医生,医术好,为人心细。 医院的故事太多,不好说什么了..................... 路医生是不错
支持一下,我母亲住院时就是他一手治疗的 呵呵,小毛病没必要去大医院,大医院的牌子响一些,好比穿衣服没必要都穿品牌衣服,大毛病去大医院当然找专家,你找小医生看病也是白搭。另外,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关键是国有医院的绝对垄断,医疗市场没有竞争所致,大医院不缺病人,所以看病医疗质量下降也无所谓,医生捞钱第一,在所难免 大医院也有孬医生,小医院也有好医生,关键还是看人吧,能遇到负责任的医生是患者的运气。希望病人不要误会所有的医生。 现在的医院基本差不多的了,如果你没有钱,或是缺钱等,你还是撤退吧,什么“救死扶伤”“人命关天”都是客套话的。
回 楼主(q12345) 的帖子
最能忽悠的是医生了,说明国人的医学常识不高,犯法的几率很小,人生一次都难得犯法,但生病的几率大多了,对于老百姓来说,医生就是上帝,到了医院就得听医生的,比如把你忽悠到了手术台上,嘿嘿,随便割出一点肉来,你看看,这是病吧,其实啥都不是,这就是忽悠倒专业层次了,多学医学知识,少学英语、法语、日语,忽悠得时候,让医生无语。 天下乌鸦一片黑… 医生整天在医院累的要死,想不到在这里还要被人骂,实在是叫人寒心啊。我儿子如果再学医,我打断他的腿!只有祝各位身体健康,永远不要踏进医院的门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