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07|回复: 0

巢湖三康女护士诉说真实的方舱医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7 08: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要回家啦!我们都回家啦!”2020年3月10日随着“武汉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个关舱,历经35天,武汉的16个方舱医院全部“关舱大吉,再见不见”。“方舱医院”这个在中国“新冠肺炎”抗疫史上的伟大创举,将随着令人欣喜的抗疫成果不断到来而永载史册。

1.jpg

我和伙伴们在“方舱”工作的二十余天,感同身受了武汉人民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的“悲欢离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似乎读懂了患者的内心。灾难来了,人们有诸多情绪反应,或悲伤,或焦虑,或绝望……但在这块“生命之舟”上更多的是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舱友”之情,让他们“疫后重生”后再次起航。

2.jpg

方舱里的病人虽然大都是轻型病人,但他们的亲人、友人或者身边人却可能因为“新冠”而离开了人世。所有的病人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创伤。每次静下来,脑子里总是出现他们一张张画面。

3.jpg

记得,有天傍晚查房,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坐在床沿吃饭不香,满脸愁容,我就上前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说心里难受。通过细聊,才知道他爸爸住在定点医院,病情危重,使用了呼吸机帮助他呼吸,医生通知他父亲随时有生命危险,而父亲总是埋怨他们家人怎么不去看望他。他说:“我和妈妈都患病了,妈妈在另一个医院治疗,我们没法见面,他们不会使用微信,打电话老爷子无法接听,你说怎么办?”是的,我非常理解,我理解老爷子的埋怨,更理解年轻人的心情。但我只能安慰他说,好好吃东西,加强营养,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的安慰的话语那么苍白无力,还是习惯性鼓励和安慰,“安慰、鼓励”是一种良药。
4.jpg

还有一位阿姨可能比较焦虑,入院的时候,头套一个方便袋,还嚷着不让其他病人接近她,叫我们给她换一个像浴帐似的塑料袋,让她整个人与外界隔绝。她说方舱病人多,全是病毒,她早年切除一侧肺,特怕感染。她甚至加了我们很多医护人员的微信,就是想和我们经常交流。她总是不停地给我发微信,说她呼吸困难,这里空气污浊,求求我想办法把她弄出去。对于她,我总是第一时间回她微信,怕她多想,安慰她:“雷阿姨,您的病没治好不能出去,出去没有医生护士照顾到您。如果在方舱里有什么不舒服,我们随时有设备有药物给您治疗。”对于敏感的她,我还不能说抢救,她怕听到“抢救”这个词。经过心理疏导,她情绪稳定一些,能够配合治疗。几天后,她平稳出院,我们都放心了。

5.jpg

6.jpg
在这里,我们医护人员如同“舟上”的“水手”,哪里有不平衡的地方,哪里有风浪的地方,就有我们在。我常和他们说,要镇定!相信现在政府的力量,想想你们生在了好时代,生在好国家。你们看中国的物资和医疗都在驰援武汉。搁在解放前,经济跟不上,交通不发达,就是国家有心调集医疗队也来不及啊。我说这些话,没有半点空虚的喊口号唱高调之意,他们都连连低头。一个个的不解在我们话语中化解,舱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不时响起,我想这都是整个“舱友”的真情实感。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笑容。

7.jpg
休舱那一天,病人多数康复出院,少部分转移到定点医院。我们建立了医患护理群,关注着他们的健康,将一直陪伴他们走出阴影。

8.jpg
武汉的东西湖的水暖了,岸边的万千绿柳婆娑起来了,武大的樱花盛开了,待到明年此时,再来看你们,“舱友”。——合肥市八院张海珍
来源:健康巢湖之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5-4-16 13:05 , Processed in 0.1406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