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45|回复: 0

她力量 创未来|匠心传承的尹元红和筑梦乡野的梁发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7 08: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新驱动发展,巾帼不让须眉。在巢湖这片热土上,女性力量正以创新为笔、以创业为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她们在科技前沿勇攀高峰,在乡村振兴一线扎根奉献,在文化传承中绽放光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巢湖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市妇联特推出“她力量 创未来”专栏,聚焦巢湖市女性创新创业的鲜活故事,展现她们如何以“她力量”点燃梦想,以“她智慧”开创未来。

尹元红

1.jpg

以非遗传承之光,点亮女性之美

枯木、刻刀、画笔、胶水……抬手起刀,沿着树干的自然纹理游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巢湖树雕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尹元红将心中巧思付诸创作之上。如今,从父亲尹修平手里接过传承的尹元红,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工艺进行了创新,让省级非遗项目“巢湖树雕画”在时代的传承与发扬中,持续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巾帼匠心传非遗

走进位于巢湖市苏湾镇包坊村的尹元红艺术工作室,这里摆满了尹元红和父亲制作的树雕画、牛角画、秸秆画作品。一幅幅精美的工艺品传递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韵味。房间一角摆放着一张约2米长的工作台,工作台上,放满了各种材料和用具……这里既是尹元红父女俩的家,也是他们的工作室。在这里,尹元红父女俩创作出无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巢湖树雕画,作品频频获奖。
2.jpg
在树皮画的基础上,尹修平改良创作出了“升级版”的树雕画,多年来创作了大量源于乡土、源于生活的树雕画作品。在父亲的带动下,尹元红自1994年开始和父亲一起创作树雕画、开展研学活动、推动树雕画走向大众生活。2017年11月,“巢湖树雕画”获批为第五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遗的挖掘和传承,早已接过传承大任的尹元红更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她力量”。

“树雕画以树皮、树心、树根为原材料,经过去腐、笼蒸、烘焙、定型、修饰、雕刻、粘接、上色等十余道工序制成。成品具有浮雕的韵味、国画的灵气、超油画的立体感……”2024年8月,在巢湖市青年夜校课堂上,尹元红和父亲尹修平为10多位非遗爱好者授课。尹元红向大家讲解了树雕画的制作技艺和制作过程,还手把手指导大家DIY一幅以中庙姥山岛为原型的树雕盆景作品。“我和父亲经常会带着作品进校园、入社区、进景区,传播树雕画技艺。经过这些年的宣传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始接触并喜欢上这门民间技艺。”尹元红说道。也就在这一年,她获得“安徽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文化传承绽风采

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尹元红以新时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思考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树雕画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牛角画、秸秆画、微雕盆景等手工艺品,其艺术成就获得高度评价与赞赏。
3.jpg
尹元红不仅让非遗技艺永葆青春鲜活,还在积极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村里很多留守妇女,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无法到厂里上班,我就免费培训指导,让他们把产品带回家完成,我再按件计价收回”。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不仅大大缓解了留守妈妈的经济压力,还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近年来,先后有600多名心灵手巧的农民朋友投入其中,其中女性占到一半以上。
4.jpg
“传播非遗,需要细水长流的努力。作为女性传承人,我们感性、细腻、有热情、有韧劲,这些是‘加分项’”,尹元红感慨道。在采访过程中,尹元红提到,她的女儿王君玲从小就学习树雕画,2023年学成归来后,也开始参与到树雕画的创作中来。“非遗传承不能断层,这是我们作为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也希望有更多女性能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让这份非遗之美在新时代下更具生命力,历久弥新”。

梁发花

她用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5.jpg
雨水节气后,大地回春,地处巢湖市庙岗镇浮槎山下面积超1000亩的茶园在一片静谧中透着绿意,盛开的梅花沿着山坡蜿蜒点缀,茶梅相映,透出早春时节的勃勃生机。“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家乡富起来!”从最初杂草丛生的荒山,到如今茶树和林木遍布,生态和经济价值凸显,安徽省徽乡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发花用一片小小的茶叶,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返乡创业,她把荒山变金山银山

2012年,辞去北京工作的梁发花带着积蓄回到了家乡巢湖市庙岗镇路店村。当她看到家乡大片土地撂荒,留守妇女就业无门,内心深受触动。“家乡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为什么不发展绿色产业呢?”这个念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6.jpg
在村两委和家人的支持下,梁发花流转了800多亩荒山,引进试种黄金茶。无数个日夜,她奔波在田间地头,指挥着开垦、规划着种植布局。2016年5月,梁发花成立了安徽省徽乡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栽植茶叶和林木,发展生态农业。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曾经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为了1000多亩生机勃勃的茶园和苗木花卉基地。其中,她精心培育的“六渡春雪”黄金芽茶叶更是在安徽省第十二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荣获金奖,被授予“安徽十大品牌名茶”称号,让庙岗镇的茶香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心系桑梓,带动村民过上好日子

“3、4月份来采茶,平时就来除除草。一年到头都可以在家门口挣钱,跟着发花干,日子越过越好哦。”说这话的吴国英是路店村村民,自茶园建设之初就在这里打工,每年约有2万元收入。
7.jpg
“茶园一年四季都需要人手,春茶采摘的时候最忙。”梁发花介绍,“我们的员工有99%是女性,她们坚韧、勤劳、细心,干事特别麻利”。茶园常年雇佣的固定工人有30多人,农忙时还会临时雇佣周边村民,高峰期用工量超过500人。村民们在茶园里从事除草、施肥、采摘、加工等工作,既能学到技术,又能增加收入。同时,梁发花还会将有关妇女的好政策、妇女维权知识等送到妇女姐妹身边,带领广大妇女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8.jpg
如今,路店村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常年奔波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梁发花也获得了安徽省百名农村产业女性带头人、合肥市三八红旗手、合肥市国土绿化优秀护绿使者等多项荣誉,并当选为合肥市人大代表、合肥市妇女十二大代表。

展望未来,茶旅融合奏响“春之声”

梁发花,正如她茶园中的茶树一样,扎根于这片土地,茁壮成长,最终开花结果。她用一片小小的茶叶,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然而,梁发花并没有满足于此,她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茶园打造成一个集茶叶种植、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庙岗,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也进一步拓宽乡亲们的增收渠道,让茶香、花香沁满群众的致富路。

文/图:周晓梅、周伊婷视频:茆帮正、汤会德编辑:苏琦审核:王蕾、章媛
来源:巢湖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5-4-3 11:17 , Processed in 0.1294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