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824|回复: 0

“巢湖工匠”缪维耀:一次选择,终生践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7 0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巢湖工匠
1.jpg
     2015年,央视推出大型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一经播出就引发社会关注。纪录片将一位位满怀专注和热爱,坚持苦思和钻研,用双手缔造一个个“匠造传奇”的大国工匠从幕后带到台前,也让我们普通人看到了工匠们身上的传奇故事,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
2.jpg

3.jpg
     这一位位大国工匠离我们也许过于遥远,我们无法接触到这些荧屏里的人物,但只要用心发现,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一生都在钻研自己事业的“工匠”,我们今天的主角——缪维耀,一位深耕木工业60余载的老人,就是这样的一位“工匠”。

"巢湖工匠"--缪维耀
    缪维耀今年七十九高龄,再过几个月就是他八十岁的生日,谁曾想耄耋之年的老人,至今仍然保持着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的强度,只源于他对于木工的热爱。
4.jpg

5.jpg
     当问及为什么选择木工这一行时,缪维耀带我回到了他那个年代,讲述他的故事。1954年,还在上小学的缪维耀由于家乡遭遇洪水,不得已放弃学业,在家跟随父辈放牛,而这一放就是两年,直到1956年,缪维耀才有机会继续上学,两年后正式从小学毕业,那时候的他成绩非常好,也许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读初中的他又遇到了大饥荒,不得已又退学。直到1963年,青少年的缪维耀拜师于一位木工师傅门下,就这样,一次选择,终生践行,木工成为了他一生的事业。
6.jpg
     原本做木工活纯粹是生活所迫,仅靠这门手艺维持生计。如今生活越来越现代化机械化,需要木工的地方愈发的少,曾经的谋生本领如今变成了个人爱好。说到爱好,缪维耀很喜欢历史,所以平时也做一些战船,下图中的战船可大有来历,这艘是渡江战役第一船,当年解放战争时期,作为第一艘船,将解放军战士送到长江对岸,一举奠定渡江战役的胜利。
7.jpg

     当说到这艘船,缪维耀不禁自豪的笑了,这是他个人仿造、缩小比例打造的,谁能想到初中都没读完的缪维耀通过自己的钻研探索,自主制作出这样一件巧夺天工之作。

     缪维耀不仅船做的相当精致,农具方面他也做的非常逼真。一块块木头在他的手中,宛如活物,随着他叮叮当当的打磨,一件件按原比例缩小的迷你版犁子、水车、风箱、石磨、木船便纷纷诞生,彷佛有了生命。


宛如活物
8.jpg

9.jpg
说到做农具的初衷,缪维耀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如今初步现代化,不忘陪伴数千年”。陪伴我们中华大地农民数千年的农具,在机械化的进程中逐渐湮灭,缪维耀为了让后代能够了解先辈们的劳作方式,不辞辛苦的打造了这一件件农具。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0.jpg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身心投入职业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尊重的关键。”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精益求精,这是劳动者的自我修养,也是“工匠精神”的淋漓体现。缪维耀用自己地一生践行着他所热爱的木工事业,即使木工这一行日后消逝了,但是他做的东西却可以永远的保存下来,帮助后辈们了解农耕文明。
11.jpg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时代虽在变化,科技固然发达,
缪维耀却用劳动的双手,
默默无闻地将木工匠心薪火相传,
让技艺青出于蓝胜于蓝。

文图:李安瑞
编辑:高盼盼
校对:伍   倩
审核:严凤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5-4-22 08:15 , Processed in 0.1353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