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853|回复: 0

巢湖市槐林镇:产业兴环境美 向着小康前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9 09: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人大代表、巢湖市槐林镇龙王村党委书记翟俊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1.png
骤雨初歇,阳光穿过云朵露出久违的笑容。村头,老人们在一棵百年朴树下纳凉聊天。墨绿色的树冠像一把大伞静静伸展,沧桑的年轮雕琢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村庄一步步的成长。

“翟书记来的这些年,村子有了大变化!”村民口中的翟书记,是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巢湖市槐林镇龙王村党委书记翟俊。

巢湖市槐林镇龙王村地处巢湖之滨,兆河之畔,面积约3.3公顷。如今,党群心齐谋发展,龙王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名副其实“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我们家年收入将近十万元,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说这话的是村民徐玉生,现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及渔网编织。生活日益富足的龙王村人,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徐玉生从事的“渔网编织”指的是渔网产业带动的“居家就业”,在槐林镇,只要一通电话,渔网企业就会将半成品渔网送至家中供群众在家工作就业。2018年,龙王村成功申报扶贫车间项目,争取扶贫资金80万元建成龙王村天宇渔具扶贫产业基地。每年收益8万元全部分配给贫困户及用于公益岗位工资支出,有效带动80户贫困户受益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的话鼓舞大家奋发图强、共奔小康。”翟俊介绍,通过该项目,带动就业34人,其中贫困人口5人、非贫困人口29人。扶贫产业让村民就近就业,年收入提高的同时还能引导他们自主发展。

夏日的年晟扶贫产业园里,茶苗葱葱茏茏,一派生机。

2017年,龙王村与沐集、万年、三村合建沐集年晟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1.8577万元,每村每年获得租金收益24476元,全部分配给贫困户及用于公益性岗位支出。通过该项目,带动25人就业务工,人均年收入不低于8000元。

一面抓好产业扶贫,一面抓好就业扶贫。截至目前,龙王村已完成两批特色种养业申报35户,申报资金5.357万元,其中居家就业15户,申报资金1.5万元。累计帮助申报就业扶贫补贴13人次,开发公益岗位3个,惠及21人。

翟俊介绍,龙王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157人,其中包括低保脱贫户54户,特困供养脱贫户22户、一般脱贫户4户,均已全部脱贫。

产业兴,村庄美,新时代的龙王村焕发着拼搏奋进的精神气。

不久前,龙王村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七一党员大会,翟俊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激发党员在巨变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小康生活源自奋斗,今后我们更要不屈不挠、长期拼搏下去,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发展成果。”会上,翟俊热情洋溢,动员龙王村党员群众一起为龙王村的未来“加油干”。

据了解,龙王村2019年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完成环村道路2.8公里,下水管网全线贯通,实现雨污分流;建设农民公园、文化广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对旱厕进行改造,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全面整治环境卫生,美化、绿化村庄,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一系列的建设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村官”,翟俊凭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用脚步“丈量”龙王村实际情况,在精准扶贫、优化农业结构、亮化美化新农村、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不断努力,使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村居环境和谐稳定,引领龙王村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任达 刘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5-4-22 08:22 , Processed in 0.1275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