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63|回复: 0

探寻巢城老码头(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9 2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新码头机械化装卸货物情景
2.jpg
老码头公园搬运工塑
3.jpg
再现当年货物装卸情景张永琪

在水系畅达美景如画的巢湖市,几乎没人不知道城南有个金码头。然提起天河老码头,知道的人恐怕寥寥无几。金码头只是个地域名头,并无实际运输功能。天河老码头,则是货真价实的运输码头,繁忙时商船云集,往来如梭。金码头与老码头相隔不远,隔开它们的是连接八百里巢湖和万里长江的巢城母亲河——濡须河(现称裕溪河),此处河段是巢湖的通湖口,水面宽阔,水域深邃,本地人称之为天河。裕溪河地带素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后出师表》等史料记载的曹操四次率战船攻打东吴,濡须河成其必经之地。

1、洋船码头渐渐消失

天河老码头实际上有两个,一个叫洋船码头,肩负着客运重任;一个为港口码头,承担着货运功能。天河古有黄金水道之称,往来帆船如梭,不绝如缕,古巢“屋内行舟”美景由此而来。天河之中的舟楫除了渔船,那便是客船和货船。由于水运发达,带动了商贸勃兴,城中先后建起“九街十八巷”,至今仍然存在的有北大街、十字街、东河街、西河街、样巴街、草城街、牵牛巷、桑树巷等。

至于“关巷子”等老巷子,因为城市改造的缘故,现在大多已经消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据《巢县志》记载,清朝时期,与洋船码头紧紧相连的关巷子内,建有海关衙署,负责收取海关课税。到了上世纪50年代,水上客运进入轮船时代,木船逐步被轮船取代。上世纪70年代,在尚无高速、高铁乃至没有普通公路的背景下,笔者多次从中庙到巢县办事,不得不将小火轮作为出行首选。小火轮由合肥、巢县两地对开。从合肥发出的轮船(小火轮),上午八九点到达中庙码头,然后横跨茫茫巢湖驶向南岸的马尾河码头,途经槐林咀、高林咀码头,最终到达巢城洋船码头。

小火轮噪音大,速度慢,仅从中庙开往巢城就需五六个小时,乘客上船之后,只能自想办法打发时间。纵有万般焦急之心,那也无济于事。至于湖天不缺风景,但赶路之人哪有心情去观赏。古人云,行船跑马三分险。小火轮行驶在茫茫巢湖之中,遇到风浪那是常有的事。当此时,就不得不顶着浪头呈人字形往前行驶,以规避横对风浪时的潜在危情。风高浪急之时,浪花会喷溅到船舷上,因为没有救生衣,常会吓得乘客惊呼乱叫。再后来,中庙至巢城通了公路,进而有了与之“链接”的更为快捷的高速、高铁,有了选择权的人们,出行方便了,快捷了。小火轮优势不再,渐渐失去客源,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与其命运与共的洋船码头,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2、老码头迎来春天

承担货运功能的天河港口老码头,历史同样比较悠久,据说早在淮南铁路建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950年,港口老码头经过改造,货运能力大幅提升,成了当时往来船只装货卸货的重要停泊点。商船上的物资,生活类的有烧的煤炭、吃的食盐、喝的茶叶、穿的布料。生产类的有种子、化肥、木竹、钢材等。这些物资从老码头搬运到岸上后,被分流到城里的大小商店和厂矿车间。

在那个农业经济唱主角的年代,老码头几乎不见工业装卸设备,装卸作业主要靠搬运工肩挑背扛。装卸工们将一块布料垫在身上,扛着背着抬着沉甸甸的货物,咬牙哼喊走在一尺多宽、一丈多长的跳板上,把一件件货物从船上搬上岸,或把岸上货物一件件运上船。即便是化肥、种子、黄沙、煤炭等沉重货物,也全靠人工肩挑背扛,使出全身力气才可以完成。每当货物装卸完毕,一身砂砾、一脸黑灰的搬运工们,无不累得像散了架一般。尽管如此,为了生计,为了家人,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敢懈怠这份出苦力的搬运活计。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新时期水运适逢盛世,巢城老码头迎来了春天。2008年底,巢湖新港被列为全省交通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全面开工建设,巢湖老港完成了历史使命,于2009年9月4日正式封航、搬迁。巢湖新港沿着裕溪河北岸向东选址,位于抱书桥西侧,离老码头约有两三里地,总投资为1.3亿元,建成港岸线长达420多米。在岸边368米的装卸线上,建有大小十座码头。新港内还建有货场和铁路专用线等设施。港区面积达11.6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增至15万平方米,拥有14个100吨级泊位,最大泊靠能力达500吨级。巢湖新港既是巢湖市最大的客、货运综合港口,也是江淮地区工农业产品以及江河水铁联运物资的中转集散港,一举跃升为全省内河八大港之一。

3、巢湖新港脱胎换骨

进入新世纪,工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水上运输因其载量大、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等优势,仍然受到社会青睐。相关部门审时度势,对裕溪河下游多次进行疏通改造,使水域深度和通航能力大幅攀升,为拓展地方水运创造了重要条件。为满足港口码头货运新的需求,相关部门在巢湖新港东侧不远处建起规模更大、规格更高的新港,巢湖水运由此进入划时代阶段。到2016年,巢湖新港最大靠泊船只吨位已达到5000吨级以上。2019年,新的巢湖港开建二期集装箱工程项目,极大提升了港口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脱胎换骨后的巢湖新港,水上装卸能力再次跃上新台阶,为更好服务周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来到巢湖新港,只见宽敞的亲水预制平台一眼不见尽头,一台台现代化起重机、卷扬机、龙门吊,雄立在稳固的码头平台上,现场只有几个戴着安全帽的人指挥协调装卸,见不到任何搬运工的身影。河岸上,大型货车穿梭而来,疾驶而去,有的运来集装箱和各种袋装散装货物,有的将货船上卸下的集装箱和各种袋装散装货物运往四面八方。水面上,停泊着一排排大型货船,依序靠岸装货卸货。搬动货物的是远离日晒雨淋的机械操作手们。他们端坐在机舱内,神情专注,操动按钮,货船上或码头平台上的货物便按照指令,准确无误地装卸到位,这与昔日码头搬运工在露天下出苦力流大汗装卸的场面相比,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对照。目睹此情此景,笔者不由得心生感慨,赞叹当今码头工人遇上了好时代,为他们用聪明才智书写水运华章而歌咏。

4、老码头公园露芳容

时代创造历史,历史需要铭记。为留住广大市民对巢城老码头的记忆,当巢湖新港建设之时,巢湖市政府便在巢城老东门老码头遗址上兴建老码头公园。老码头公园濒临裕溪河东岸,世纪大道与岗岭路交口西南侧,利用巢城老码头的遗址而建,占地面积约6720平方米。公园融入滨湖现代景观。其内主要景观有:沿河飘带彩色跑道、亲水平台、廊架、垂直跑道、台阶树池等,集健身、休憩为一体。建成后的巢湖老码头公园,绿化、栈道、护坡工程实现高标准,功能多样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光休闲健身好去处。为突出老码头公园的老码头特征,公园内塑有多处码头工人辛勤劳作的群塑群雕。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码头搬运工的历史形象,当今的人们应倍加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来源:巢湖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4-12-27 06:57 , Processed in 0.1260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