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是大自然最真挚的馈赠,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自2021年5月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启动,安徽省巢湖管理局联合市财政局、市自规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市直部门,积极投身与巢湖的“山水之约”。三载春秋、1000多个日夜,修山、育林、节水、养田、治河、净源、湿地修复多举并行。47个子项目,今时今日“绿色工程”即将收官,百亿投资,化作一个个绿色印记。 联合国认证的生态奇迹 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入选联合国优秀案例 今年,巢湖北岸的十八联圩湿地,迎来举世瞩目的荣耀——其三期修复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并向全球展示。
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的小天鹅。 此工程属于巢湖流域山水工程“一湖两带八区”中“环巢湖生态保护带”4个子项目之一,位于湿地核心保育区,占地约4.3平方公里。肥东县创新运用内源污染分级处理、生态渗滤岛等先进技术,攻克生态修复难题。退养鱼塘变身湿地多样性生境,浅水区、沼泽林等七种生境错落有致,生物多样性激增,鸟种从64种跃升至190种。 如今,修复与保护成效卓著,修复面积320公顷、林草等植被生态覆绿面积286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面积410公顷,已成为鸟类栖息乐土。今年10月,该工程再次获得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认可的典型案例,成为湿地近自然修复代表性项目。 生态重塑,绿意新生 兆河庐南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工 绿水伴着青山来。在巢湖流域的山水画卷中,兆河庐南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一、四标段)修复成效是为亮点。它是巢湖流域山水工程“一湖两带八区”中“大别山丘陵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带”的重大支撑性子项目。
工程实施后近自然复合湿地。 往昔,矿业开采的伤痕遍布这片土地,水环境与生态平衡岌岌可危。自2021年7月起,一场生态复兴之旅盛大开启,矾山、福泉山、牛头山3处废弃矿山成为重点修复区域,74.94公顷的土地重燃希望。针对矿山修复中存在的一系列生态技术问题,庐江县勇挑重担,极酸性环境植被构建、高陡岩质边坡复绿等前沿技术纷纷登场,破解了矿硐废水、重金属污染及高陡岩质植被恢复等诸多难题。地形重塑、灾害治理、植被重建与水土净化多管齐下,生态系统重获新生,渐入自然演替的佳境,如今正处于精心呵护的生态维护期。 今朝,庐南矿山旧貌换新颜,生态效益斐然。水土流失遁于无形,植物多样性蓬勃回归。更令人瞩目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蒂花开。矿山旅游品牌强势崛起,层叠错落的植物景观群落与山峦相映成趣,既守本色又添新韵,文旅产业风生水起,民生福祉节节攀升,乡村振兴如虎添翼,“山中有水,水绕山流,山明水净”的诗意画卷徐徐铺展。 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例证,是打造“最好名片”的坚实步伐,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样板。 奏响终章,盛景将现 “巢湖流域山水工程”今年将全部完工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恢弘铺展。47个子项目,从十八联圩湿地到兆河庐南矿山,从河流治理到生态保护修复,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精心谋划,系统推进。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950平方千米,矿山、水源涵养区、湿地等多方面修复成效斐然。14个国家数量绩效指标12个超额达成,2次在全国会上做交流发言,子项目今年再被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列为典型案例,完成投资和中央资金执行进度排名第一。 今年年底,工程将圆满收官。巢湖之畔,青山翠影摇曳于绿水碧波,飞鸟翩跹穿梭于茂林修竹,一幅湖光山色的生态长卷正为世人徐徐展开。巢湖,这颗安徽明珠,正成为合肥快速发展下,闪亮的生态名片,尽显绿水青山之珍贵价值。 张梦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