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60|回复: 0

巢湖人的揾糖果来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4 2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糖果是巢湖流域的特色小吃,随着春节临近,巢湖各地不少糖炒作坊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一种熟悉的香甜味飘散在各个集镇的大街小巷。在巢湖市柘皋镇,腊月里,各个糖果加工作坊火力全开,居民们带着食材前来揾糖果,古镇处处弥漫着甜蜜的“年味儿”。

居民自带食材来加工

1月的柘皋古镇年味渐浓。人们忙着办年货,揾糖果,处处弥漫着甜甜的香味。
1.jpg
钱记炒货店是柘皋镇上一家小有名气的炒货店,老板钱文忠从其父亲手中接过这门手艺,两代人加在一起已开了50多年。他家的店原先是纯手工揾糖果的,后来,揾糖果的人太多,量又大,为了提高效率,只好添置了烤箱、炒炉、捶压等一些电器化设备。不过,除了揉搓、捶压等一些重体力活,他们尽量保留传统手工加工技艺。

前来加工糖果的居民络绎不绝,大家带着食材排队等着揾糖果。在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里,弥漫着糖和花生、芝麻等混合散发出的香味。一口大灶前,钱文忠不停的搅拌锅中被煮沸的糖稀,随后加入颗粒饱满的炒米和花生与之相互包裹,在高温亲密接触后,一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

被均匀搅拌后的糖团子快速盛起来,随即倒在案板上,摊平后用木滚子开始不停地碾压,然后经过整条、切片等环节后,一块块香气浓郁的糖果就出炉了。紧接着,将一块块小糖果进行冷却,使之变得酥脆。
2.jpg
“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揾糖果了,和妻子从早上6点多要忙到夜里,就是为了方便大家能及时揾到糖果,要忙到春节前才能停。”钱文忠说,居民们自己带食材来加工,中间只收个加工费。糖稀用的是麦芽稀,大部分工序仍保留手工操作,目的是保持大家小时候吃的纯手工味道。

传统味道延续了500年

钱氏炒货店只是巢湖糖果加工作坊中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种传统糖果,揾糖果在巢湖当地已延续了500多年。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花生酥……看着这熟悉的场面,闻着扑鼻的糖果香气,让人一下子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小时候一进入冬季,家里就在村里找一种蒸米的木桶,将泡好的糯米倒进木制蒸桶里,用大火开始蒸煮。蒸熟后倒在凉床上冷却,冷却后将米团子揉成米粒子,搬到屋外,在太阳底下晒,要晒好多天,直到将煮熟的米粒晒干。
3.jpg
到了年底,家里将储存的山芋洗干净,架上柴火煮,煮熟后加入大麦芽捣碎过滤开始熬糖稀。熬好糖稀用钵子盛放好,然后与备好的熟糯米粒一起送到加工作坊去揾糖果。炒熟的米粒变成炒米,然后倒入沸腾的糖稀里,就可以揾成糖果了。想想跟在大人后面去糖坊排队揾糖果的场面,以及糖坊里飘荡着的浓浓糖香,还有那刚切出来的热乎乎的糖果,简直就是童年永远挥之不去的快乐、甜蜜记忆。

据了解,在巢湖流域,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参与到揾糖果的制作中。这不仅是一种食品制作活动,更是一种家庭团聚和传承文化的方式。制作好的糖果会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分享这份甜蜜和温暖。随着科技的发展,揾糖果也由纯手工到现在大多数被电器化代替,但甜蜜的“年味儿”依旧没变。作为巢湖流域的传统年俗,早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图:马丰成
视频剪辑:何姗姗
编辑:谢思婷
审核:王蕾、章媛
来源:巢湖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5-4-20 16:44 , Processed in 0.1496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