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92|回复: 0

288平方公里!巢湖边一片区启动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5 21: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合肥国际港务区概念规划公开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

合肥国际港务区概念规划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电子交易系统或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3月14日10点00分前递交(上传)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2025BFFFZ00206
项目名称:合肥国际港务区概念规划
预算金额:430万元
最高限价:430万元
采购需求:合肥国际港务区概念规划等一批,详见招标文件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提交最终成果结束。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是

合肥国际港务区项目概况

为构建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新模式,合肥、六安两市共同谋划建设合肥国际港务区,打造合肥都市圈战略新支点、“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枢纽经济示范区,充分发挥枢纽带动作用,探索“枢纽+通道+网络+平台+产业”枢纽经济新模式,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
2.png
服务需求

服务范围

根据前期研究,本次概念规划涉及六安市舒城县杭埠镇,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庐江县同大镇和郭河镇。
3.jpg
4.jpg
5.png
规划范围北至G9912合肥都市圈环线,东至宿松路南延,南至汤池大道、京台高速与合安高铁,西至淮桐高速,规划范围288平方公里。根据工作开展需要,规划研究范围可拓展至合肥都市圈乃至更大范围。

服务要求

1. 背景分析。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要求,深入分析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国际港务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 现状发展分析。对规划范围内的现状土地利用、生态本底条件、基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防洪排涝风险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研判国际港务区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开展土地开发潜力分析,对现状企业、存量用地、限制条件、意向项目、空间承载等进行分析,摸清可改造可开发用地空间。

3. 总体发展定位。科学研判国际港务区在国际、国内、长三角等区域层面的战略地位、作用和意义,深化落实国家、省、市对国际港务区建设的相关要求,统筹分析提出国际港务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战略定位及发展愿景。

4. “港产城”融合研究。贯彻产城融合理念,选取目前国内外成功的国际陆港、国际港务区规划建设案例,开展“港产城”融合研究,对其功能构成、空间布局、发展模式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借鉴经验指导国际港务区的规划建设。研究提出国际港务区规划理念和空间布局模式,联动周边城镇腹地,培育发展港-产-城融合发展特色片区,充分发挥城市对港口、产业的服务保障作用。对建成区提出布局优化调整建议,制定存量用地、既有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与配套设施优化的规划对策和措施建议。研究杭埠、三河、同大、郭河四镇一体化发展路径。

5. 产业体系专项研究。按照国家、省、市等上位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结合合肥在国际、国内产业布局及物流通道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现代物流、商贸商务、先进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按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运行规律,提出国际港务区产业体系,明确提出主要产业类型、上下游产业链构成,研究产业招商指引。

6. 用地布局规划。基于上位规划分析、案例解析和产业研究,以打造产、储、销、运、后期服务为一体的国际陆港为目标,明确全产业链的产业类型,结合上下游产业链需求明确产业布局;科学预测合肥国际港务区未来可容纳的居住人口规模和就业人口规模,贯彻“宜居、宜业、宜游、宜教、智慧、便捷、未来”的产业新城发展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统筹布局城乡居住、公共服务、市政基础和公共安全设施;落实枢纽设施用地与空间形态,统筹特殊交通需求,衔接周边城市交通,提出高效、便捷的交通组织方案,处理好货运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构建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综合交通系统;适度超前谋划底线空间、冗余空间、战略留白空间布局;加强区域排水系统、防洪设施规划研究,制定灾害预防与应急响应策略,保障重大生命线工程用地需求,提高城市对洪涝灾害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保障合肥国际港务区核心功能及社会重要功能运行;提出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空间管控要求、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的策略建议。

7. 城市设计引导。提出国际港务区整体城市设计的目标和总体思路,确定总体形象风貌定位;基于体现现代产业风貌、延续整体空间形态的原则,提出空间结构、环境秩序、天际线塑造等方面的方案构想,协调好各类功能空间关系,制定区域、路径、界面、节点和地标的布局要求。

8. 实施保障策略。基于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定位及产业体系研究,研究提出国际港务区分期、分区实施策略。通过分析相关部门发展规划和计划,结合项目类型、片区招商策略、建设时序、资金预算等确定重点项目清单。并从规划传导实施、土地要素保障、投融资管理等方面提出支撑性政策建议。

稿件来源:合肥招投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5-4-3 11:34 , Processed in 0.1371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