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422|回复: 9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6 08: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有关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有关安徽的军民抗日的英勇事迹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与当时全国各地与日军惨烈激战相比,安徽风平浪静,犹如一避风港。但是任何一个爱安徽的人有理由知道当时2000多万英勇悲壮的安徽军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
  
  安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位居中原合纵连横数省,厉害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日军顺利占领安徽,就可以作为进攻整个中国命脉的大后方武汉三镇的一个重要踏板,给国军最沉重一击,加速国民政府灭亡,使四万万中国人万劫不复,永不超生。由于地理位置险要,日军对安徽垂延三尺,八年抗战日军之所以未能占据安徽,并非日军对安徽有什么特殊感情,而是实在啃不下这块中原硬骨头。时任安徽省主席的李品仙二级上将是八年抗战中国军最杰出,最成功的将领之一,整个抗日战争可以用堪称完美来形容。相比于早已名成利就的其他国军抗日名将,如卫立煌,傅作义,张自忠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历史为何对他和2000多万安徽军民抗日功绩总是轻描淡写时,恐怕于他特殊的政治背景有关,他即非国民党嫡系,也非GCD领导的抗日武装,而是第三势力李宗仁手下的一员干将,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和持不同政见的学者的偏见,他和2000多万安徽军民英勇抗日事迹就此作古沉沦.....李品仙,人品令人不敢恭维,此君曾在蒋中正的默许下,盗了楚怀王的墓,人称孙殿英第二,还2次出卖了自己的上司白崇嬉,气得李宗仁欲将之扫出家门而后快。但是其人品虽然不行,但是打仗却是强项,在八年抗战中,他的军事才华无可挑剔,不但得到老蒋的嘉奖,连日军也对他敬畏三分。在徐州会战,他指挥的国军在津浦铁路南段让增援台儿庄的日军动弹不得,自顾不暇。由于他和张自忠(山东临浠)一南一北完美阻击,使攻打台儿庄的日军2个王牌师团顿成瓮中之鳖,被李宗仁将军领导的杂牌军全歼,这是日本陆军建军有史再惨重的失败,此事惊动日本天皇,原本全国为天皇生日祝寿的PARTY,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军事复仇会议。会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调动华北一切可挪用的40万日军决定与李宗仁60万杂牌军于徐州决一死战。这是后话,后来李宗仁为避免重蹈松沪会战覆辙而完美跳出包围圈,保住了这60万有生力量,为保卫大武汉留住希望。在他的老巢大别山地区,日军和皖军正面硬撼就领教了什么叫做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厉害,结果日军惨败而归,从此再也不能越雷池半步。1939年,日军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省会城市立隍,却陷进四面楚歌的安徽军民,甚至土匪的轮番袭击下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的境地。日军自此再也没有能力在安徽组织新的进攻。在安徽,日军面对颇具战斗力的国军精锐和同仇敌忾的民众,显得比其他地方日军更士气低落,信心不足。由于治军有方,李品仙被荣升为第10战区司令长官,而他领导下的188,189师被老蒋钦点为国军模范,并亲自题词“军队要学一八八,一八九”。驻皖国军虽然是杂牌军,但是其战斗力比国军任何一支王牌都要强悍和硬朗,连一向骄横的日军和他交手时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而在随后进行的广济,随枣战役中,每次都给日军重创,打死日军数千人,而自己伤亡就减半,创造中日军队战损比例1:2的骄人纪录,而整个中日战争,一个中国师(约1万人)在战术对头,配合默契的情况下才和日军一个联队(约2000人)打成平手,若有差池就被日军一个联队收拾掉,由此可见中日国力和军力的差距有多大,从这就不难看出日军对李品仙既敬畏又仇恨了。
  
  前段时间经常报道的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这在情感上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有许多历史学者认为说法片刻和肤浅,理性说法应该是国民党是抗日战线前期,中后期的中流砥柱,至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则是后期的中流砥柱。如果没有400万效率低下但是人数众多的国军将士以血肉之驱殊死抵抗100万世界历史上最凶残的日军,中国100%沉沦,必做亡国奴。凭心而论,国军将士在八年抗战中尽力了,只是正面战场的艰巨性可想而知,这正是以已之短碰日军之所长,结果伤亡很惨重,八年抗战国军400万总兵力就有360万国军将士阵亡,士兵几乎换了一遍,由此可见中日之战的惨烈程度。试问二战期间即使是武器精良的美英联军,在战争初期和日军正面硬撼时不也是被日军打得体无完肤,遍地找牙吗?在缅甸战场还是孙立人的中国远征军救了几万英军士兵的性命。两者相比,我们还能对国军再苛求什么呢?
  
  在这场民族浩劫中,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有义务缅怀为国捐躯的每一位无名烈士,在这国难当头的悲惨岁月,许多仁人烈士抛开一切不同的政治理念,抛弃党派之间的纷争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保住了这不朽的的万里长城,四万万国人都是铁骨铮铮的中国人(除了汪精卫等汉奸们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6 09: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你对这个感兴趣?偶反感共产党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09: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呵,那你对什么感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7 11: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李品仙,知道了........ [audio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14: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长见识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17: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哈哈,为安徽人骄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2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晕~~~~~~尽瞎说,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6 09: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1年(宣统三年)参加武昌起义。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广西陆军第1师见习军官。1916年春随部入湘参加护国战争,后投湘军,任督署卫队营连长,至1924年递升为旅长。1926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3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4月任第4方面军第8军军长。
  7月参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9月参加宁汉战争,所部被南京国民党政府西征军战败后,为桂系白崇禧收编。1928年4月任第四集团军第12路军总指挥,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次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受唐生智策动倒桂拥蒋,任第5路军副总指挥兼第8军军长。12月随唐反蒋,所部被缴械后出走香港。1930年再投桂系,此后任南宁军官学校校长、第四集团军参谋长等职。1937年3月由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历任第11、第21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战区司令长官等职,率部先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1939年11月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主皖期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配合顾祝同发动皖南事变。
  1945年12月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2月任桂林绥靖公署主任。6月兼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协助白崇禧指挥国民党部队负隅顽抗。11~12月所部在人民解放军发动的广西战役中被歼灭。后赴台湾任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5 0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你的观点很有问题啊,你应该好好读读历史啊,在安徽有很多抗日的英雄事迹,国民党在安徽也打了好几场血仗啊,如徐州会战中撤退时候的蒙城血战,以及立蝗战役,很是悲壮啊,而GCD也在安徽狠狠的出了名啊,新四军第一仗就是在咱们巢湖打的,由当时新四军最大的第四支队的高敬岗亲自打了,蒋介石也发贺电啊,叶挺亲自打的繁昌保卫战都是很出名啊,这是前期啊,后期,GCD的16块根据地,安徽就有2个,淮南的彭雪枫,皖中的就是巢湖这个的七师啊........总的来说咱们安徽在抗日战争中算是日军,国军,伪军,以及新四军四方的拉锯战斗,并且你说的李,初期并不是他,应该是桂系的廖磊,徐州会战时候也是他狙击的啊......不过还是很欣慰的看到和我一样爱好这段历史的人.....兄台,有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5 11: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八年抗战,安徽却安然无恙?

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是我中华民族的美德,任何一个对中华民族有功的人,我们都要把他记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巢湖论坛 ( 皖ICP备05005653号-1|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183号 )

GMT+8, 2025-4-20 06:43 , Processed in 0.150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